老话说得好:“良言一句三冬暖,恶语伤人六月寒。”儒家经典《论语》中也讲:“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。”真正有修养的人,言语谨慎,行事敏捷,懂得用善意和智慧待人接物。
然而生活中,总有一些人被戾气裹挟,一张口就是刺,一举手便是锋芒。与他们相处,就像走在布满荆棘的路上,稍不留意就会被扎得遍体鳞伤。遇到这样的人,一定要擦亮眼睛,学会及时远离,才能护好自己的情绪与生活。
一、话锋如刀难藏锋,字字带刺伤人心
古人云:“言为心声,语见其人。”正常人说话,是为了沟通交流、传递信息,可戾气重的人开口,却像是带着一把锋利的刀。你满心欢喜分享自己的小成就,他冷不丁来一句:“就这点事也值得炫耀?”你精心打扮出门,他阴阳怪气:“穿这么好看,给谁看啊?”哪怕你是出于好心,他也要杠上几句,把人噎得说不出话。
俗话说:“舌头无骨,却能伤人;好话暖心,恶语寒心。”这些人似乎见不得别人好,用尖酸刻薄的话语打压别人,仿佛这样就能抬高自己。跟他们聊天,不仅得不到半点温暖,还会被消耗得心力交瘁,满心委屈。长此以往,自信都会被一点点磨灭,真的没必要和这样的人纠缠。
二、目含冰霜皆不顺,总觉世人皆负他
有句话说得在理:“心若美好,万物皆美;心若阴暗,所见皆恶。”戾气重的人,心里仿佛蒙着一层灰,看什么都不顺眼。同事工作做得好,他觉得对方是在“出风头”;朋友生活幸福,他觉得别人是在“故意显摆”。坐公交嫌司机开得慢,点外卖嫌骑手送得迟,就连路上遇到的小猫小狗,都能成为他吐槽的对象。
他们总是一副受害者的姿态,觉得全世界都亏欠自己。但实际上,不是世界对他们不公,而是他们用负面的心态扭曲了对世界的认知。和这样的人待在一起,就像陷入了负能量的漩涡,再好的心情也会被搅得一团糟。
三、一点就燃如炮仗,怒发冲冠成日常
《礼记》有言:“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”一个连情绪都控制不好的人,又怎能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呢?戾气重的人,就像一颗行走的“火药桶”,一点就着。吃顿饭发现菜里有根头发,立刻拍桌子大闹;网购商品有点小瑕疵,直接破口大骂客服。
展开全文
俗话说:“冲动是魔鬼。”他们被情绪支配,全然不顾场合和他人感受,只图自己一时发泄得痛快。跟这样的人相处,你永远不知道哪句话、哪件事就会触碰到他们的“雷区”,时刻提心吊胆,生怕惹来一场“暴风雨”。这样的关系,实在让人疲惫不堪。
四、固执己见钻死巷,鸡毛蒜皮记成仇
古人讲:“大智若愚,难得糊涂。”真正聪明的人,懂得在一些小事上糊涂一点,不较真、不纠缠。但戾气重的人恰恰相反,他们特别爱钻牛角尖,一件芝麻大的小事,能在心里反复琢磨,越想越气,最后硬是把小事记成了“深仇大恨”。
你不小心踩了他一脚,道了歉他还是不依不饶;聚会时你忘记叫上他,他能记恨好几年。这种睚眦必报的性格,不仅让自己活得累,也让身边的人避之不及。和他们相处,稍有不慎就会“得罪”他们,陷入无休无止的矛盾中。
五、心怀猜忌揣恶意,总把人心往坏处想
“以小人之心,度君子之腹”说的就是那些习惯恶意揣测别人的人。戾气重的人,总是戴着“有色眼镜”看人,别人的一个眼神、一句话,在他们眼里都充满了“阴谋”。你主动帮忙,他觉得你是在“讨好卖乖”;你保持沉默,他觉得你是在“瞧不起他”。
他们不相信世间有善意,总把人心想得无比黑暗。跟这样的人打交道,你的真心会被他们误解,热情会被他们浇灭,到最后只能寒了心。与其在他们的无端猜测中委屈自己,不如早点远离,寻一片清净之地。
生活已经够累了,没必要再给自己添堵。遇到戾气重的人,千万不要试图改变他们,及时远离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。往后的日子,愿我们都能和温暖善良的人同行,把时间和精力留给值得的人,让生活多一些阳光,少一些阴霾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